玄奘及其弟子共译出佛典75部,1335卷。他的译典以瑜伽行派的著作为主,有《解深密经》、《瑜伽师地论》、《成唯实论》等。
不空,原名智藏,狮子国(今斯里兰卡)人,唐朝时来华,“开元三大士”之一,对中国密宗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不空随其师金刚智先来到洛阳.后又到长安.然后他在长安大兴寺设立道场,翻译密宗经典,度僧受戒,使密宗在中国的影响大增。
不空及其弟子共译出佛典100多部,主要是密宗经典,影响最大的是《金刚顶经》等。
◎大乘佛典
大乘佛教兴起后制作了许多新的佛典,这些新的佛典形成了大乘佛典系统。在此之前的反映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思想的佛典就被称为小乘佛典系统。大乘佛典也分经、律、论三种,只是其中的律较少,而较多的是经、论。
早期大乘经形成的时间大致是公元前1世纪至公元2世纪左右。早期大乘经可以分为许多类,如般若类经、法华类经、华严类经等。
般若类经是最古老最基础性的经典。般若类经长的有十万颂本,短的有二万五千颂本和八千颂本。在汉译本中,八千颂本的叫小品般若,二万五千颂本的叫大品般若,十万颂本的则叫金刚般若。
法华类经出现的时间较般若类经略晚。法华类经的汉译本在中国历史上至少有六个,其中较流行的是后秦鸠摩罗什译的《妙法莲华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