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西瓜影视 朋友,讲述了 "
113.王宫前的“猜约”声
——1932年6月泰国政变
1929—1933年,一场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使广大工农群众生活每况愈下,中下层官吏的不满情绪日益增长。于是,国内各种矛盾在世界经济危机下被激发了。矛盾的焦点逐渐聚集到泰国(暹罗)王室和封建君主专制政体上。1932年6月24日,一批留学归来的青年知识分子、中下级军官和中下层政府官员,以及一些与王室贵族有矛盾的高级军官组成的人民党,在首都曼谷发动了政变。这是泰国近现代史上的一次重大事件。
经济危机的冲击
泰国原称暹罗,自13世纪建国以来,一直是封建君主专制国家。1855年大英帝国强迫暹罗开放门户,并签订通商条约。从此,暹罗闭关锁国的大门彻底打开了。此后,到1899年的40多年间,美、法、丹麦、荷兰、德国、瑞士、比利时、意大利、俄国和日本等15个国家以英暹条约为蓝本,先后与暹罗签订了各种不平等条约。从此,暹罗经济被纳入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暹罗成了外国,特别是英、法等国的原料供应地、产品销售市场和资本投资场所。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一场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这一危机给暹罗半殖民地经济带来了灾难性影响。当时,农业是暹罗国民经济的支柱,稻米是暹罗获取外汇的主要来源。稻米收成的好坏和出口量的多寡,直接影响到国家的经济和人民的生活。在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下,世界市场对大米的需求骤减,米价随之急剧下跌,跌幅高达34%,有的地方甚至下跌85%,暹罗经济受到沉重打击,广大农民的生活几乎陷于绝境。为了生存,农民们不得不向高利贷者借贷。在泰国稻米主产区的中部平原地区,每100户农户中就有49户负债。不少自耕农往往被迫将仅有的赖以度日的小块土地也抵押给高利贷者和地主。到1930—1931年间,农民抵押的土地急剧上升,失去土地的农民不得不背井离乡,流落他乡打工糊口,人民生活极其困苦。
.